如何抓好中小学党建工作经验沟通材料在中小学,党建工作是呈现思想重视、责任落实、制度完善、措施得力、载体丰富、组织进展有序慎重的重要标志.因此,我认为做好党建工作应归结如下:(一)党政班子建设衔接,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地位和工作效能.遵照“提高素养、优化结构、强化效能”要求,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或与校务委员会合一,或与行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工作统一,步调一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办学方向正确、学校大局稳定。中层领导、教学骨干多由党员同志担任。党组织也主动加强与校务会的协商沟通,积极参加重要决策,共同讨论确定学校重大事项,为学校进展规划献计献策.惟其党政建设衔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进展,提高工作效能,党政凝成合力,确保党政领导在群众中的政治地位。(二)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进展的根本生命线。为此,中小学组织建设体现的共性是:找准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校风,以党建工作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后勤工作的动力,全面推动学校全局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党员政治学习与教职员工师德师风建设、学生道德培育相结合,以党员表率作用提升全体师生的素养修养,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找准结合点,明确党建工作的载体和抓手,党建工作容易出实效,党组织战斗力自然增强。(三)培育、使用和成才相结合,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坚持进展党员与培育后备干部、业务骨干相结合,注重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双重标准选拔人才.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在学校重大任务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模范带头作用,信任他们压担子,锻炼他们挑大梁。对学生坚持育人与成才相结合,以学生党建促进德育实效,利用好课堂主渠道、学校主阵地的教育功能,将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念引入中学政治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课堂上的渗透力。(四)落实管理制度,提高党员管理水平。组织制度健全,办法细则到位,学校党组织工作中,“三会一课”、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党员活动制度,岗位责任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议事制度,样样齐全并得以严格执行。他们注重党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尽管党员组织关系分散、流动性大、管理难,但对党员的教育学习常抓不懈,形式上实行“灵活、业余、实效”机制,搞短期集训,也提倡业余自学,内容上注重业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