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探究 摘要: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幼儿教育成为教育的热点,幼儿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总结出培育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希望对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育 从概念上来看,职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幼儿老师,他们的职业能力是指运用学前儿童教育的理论经验,引导儿童学习。职业能力是幼儿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备能力,这种职业能力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合形成。所以,在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时,要注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一、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毕业生就职岗位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可以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育工作进行指导。根据对毕业生就业跟踪情况的调查,发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就职在民办幼儿园,月薪普遍偏低,就业层次不高.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没有获得老师资格证,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在工作中缺乏耐心和热情,对待幼儿有时会出现烦躁的现象。 二、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 1.人文与基本素养不强 现代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问题,一方面,眼光高、要求高,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能力并不强,不能够胜任具有高难度的工作,职业要求与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之间不协调。毕业生的职业目标不强,职业感与使命感不强,在工作中缺乏奉献精神,对待儿童没有耐心,教学水平不高。还有的毕业生文化基础不好,没有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口语表达能力不强,书写不法律规范等问题. 2。管理与保育能力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力不足,缺乏独立带班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缺。在保育方面,毕业生的安全意识不强,对儿童的生活不够关怀,忽视了许多安全隐患,给儿童的安全带来威胁。还有的毕业生缺少团队合作精神,不能很好地协助他人完成工作,致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3.教学专业技能不强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专业技能不强,在教学设计、组织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目前,要满足学前教育的要求,幼儿老师要具有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技能,还要有所专长,这样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要求.但是目前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没有什么特长,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