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素材-——自律最高为慎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对贤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暗室不欺'.所谓暗室不欺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康熙 《庭训格言》 “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人之心,朕与卿辈日所食,皆取诸民者也,故封官委任皆为民也.”——唐太宗 李世民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清 张伯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朱熹 《朱子语类》 “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李二曲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庄子·大宗师》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故事一: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猴子常听人说,天堂里的生活最美好。于是,它决心要找到天堂。经历了千辛万苦的跋涉,终于有一天,猴子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镇.这里有五彩缤纷的花园,奇特的建筑,喧闹的街道,诱人的美味。猴子兴奋极了,它结交了不少朋友,每天和小动物们做游戏,搞竞赛,听音乐,真是无比的欢乐.它觉得这就像是自己要找的天堂。可是,让猴子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规矩太多。就说在花园里玩吧,那么多好看的花儿不让摘。在家乡可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