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乡村旅游项目建议书一、 概 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某某乡村旅游2.建设单位: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3。注册资金:50 万元4。项目负责人:某某5.项目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二)、项目总投资1500 万元。近期 500 万元.(三)、资金筹措:公司筹资 300 万元;银行贷款 500 万元;项目合作 700 万元。(四)、建设期限三至六年(五)、编制单位某某规划设计院二、某村基本情况某村位于某乡的最南端,北临下港乡 村,东接 镇、西靠 镇。距市中心约 35 公里。全村总面积为 2200 亩,人口 2226 人,8 个生产组,13 个自然村,438 户人家.民风纯朴,社会治安很好。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该村人均收入 3400 多元,在全乡处于中上游水平.主要产业是林果业,占总产值的 70%左右,其中板栗占 50%,杏占 20%。养蚕户 70 多户,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目前,村子引山泉入户,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某村空气干净、负离子含量高、食品和饮用水无污染,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该村共有人口 976 人,其中 80 岁以上的老人 30 多位,90 多岁的老人 6 位,是有名的长寿村。本区域小梯田众多,田内种植粮食作物,田边种植杏、花椒、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农林间作,很有特点。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是本区域最典型特色。家家都有小菜园,且以分布在房前屋后最多。这里的蔬菜不打药,不施化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蔬菜。石磨、碾子分布较多,是村民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也是进展民俗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原生态"资源。三、可行性分析(一)、必要性1.兴村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旅游业是富民兴村的产业,某村需要通过旅游产业的进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小康社会。通过某村的旅游进展,形成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进展。2.提升替代传统产业,保护水源地的需要某村地处 市水源地黄前水库上游,对水环境的要求高。当前某村的产业是林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不高,效益一般.其中几十个养鸡大棚对水环境造成威胁,需要进行替代。通过旅游业这一“无烟工业"的进展,替代传统的养殖业的进展,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环境效益.3.弘扬和保护某村民俗文化的需要某村民俗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基本没有展示和整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进展。通过旅游业,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二)、可行性1、区位交通相对便利,市场条件好,可进入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