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总结 为了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下面聘才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我办举办了为期 3 天的培训班.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实行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 1、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 2、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假如不能及时实行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 3、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 4、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实行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开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究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律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2、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仔细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 3、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讨论,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4、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