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一、目前农村水环境现状有几个特点: 第一、缺乏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污水直排。我国 95%以上村庄和 90%以上的小集镇都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几乎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村镇的水体(河道、池塘、地下水等),造成村镇水体的严重污染. 第二、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污水长期直接排入水体,加之村镇水体通常较小,地区水体的流动性也较小,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但水体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而其还严重破坏了村镇的整体环境和景观。黑臭河道、池塘和富营养化的湖泊已成为普遍现象。 第三、水环境污染和破坏还会产生连带污染效应,影响健康。讨论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与水环境休戚相关的。水体污染有可能促进一些恶性疾病的发生。 第四、缺乏有针对性的先进适用污水处理技术。由于村镇污水 具有排水量小儿分散、水质波动比较大等特点,以及与城市相比,村镇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上的差异,在村镇污水处理上不宜采纳较为成熟的城市污水工艺,而一些所谓的生态型工艺往往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或缺乏实施的条件(如土地资源)。而应采纳一些工艺简洁、处理效果好,占地省、能耗低、运行管理简便、二次污染少的先进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采纳分散式方式进行处理。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造成我国乡镇污水处理率非常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先进有用的处理工艺,国家环境保护领域“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将开发因地制宜的小规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与工艺作为重点讨论领域。尽管城市生活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技术进展比较完善,但目前很难普及应用于村镇生活污水的治理,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高,而且在建成后运行费用较大。 即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乡镇污水分散处理,现在也很少采纳较复杂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而通常采纳一些相对简单的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但应用这些生态化技术处理污水,通常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取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和维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如较低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及较长的HRT,这就要求有较大的可以利用的场地。而欧美的发达国家乡村的人口密度低,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同时人均用水量较高(可达 200-300 L/d),产生的污水浓度也较低,悬浮颗粒物较少。这样就有条件在设计利用这些技术来处理村镇污水时,采纳很低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来保证系统的处理效果和正常运行。如在法国常常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