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工程法规精讲笔记:建设工程担保制度2Z202470 建设工程担保制度 核心考点 1。保证(保证合同、保证方式、保证人资格等) 2.抵押权(不得抵押的财产、抵押权的实现) 3。质权和留置 4。定金(定金合同、合同生效、定金数额) 2Z202471 担保与担保合同的规定 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担保法》担保的规定。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2Z202472 建设工程保证担保的方式和责任 在建设工程活动中,保证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担保方式。所谓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根据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一、保证的基本法律规定 (一)保证合同 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二)保证方式 保证的方式有两种: (1) 一般保证; (2)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 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根据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三)保证人资格 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但是,以下组织不能作为保证人: 1。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四)保证责任 保证合同生效后,保证人就应当在合同约定的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间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根据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根据约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