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造就高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高校培育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进展的人才,还是充分进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实行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从现实情况看,高校体制改革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实施素养教育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在创新型人才培育过程中,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新机制。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要建立起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养的内在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将为素养教育全面的推动和重点的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要求,应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介绍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制造性进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育与评选指标体系。培育体系应能对社会、对人才变化的要求有相对的调节空间,以免造成对培育体系、结构和方式的破坏,影响其操作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进展为主导。高考升学的选拔标准、三好学生和优秀老师的评选标准,以及教育评价制度,都要考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要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风气.高校要实行开放办学,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才能减少人才培育方式上的滞后性,把握社会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创新型人才。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尊重并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沟通,共同提高.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育广阔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制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养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也已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专业人才培育方案 1、深化调研与论证,精心制定人才培育方案。我们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智 能和人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