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讨论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讨论现状和进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讨论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讨论领域的讨论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讨论成果和讨论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进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文献综述[1]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讨论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 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化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讨论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假如没有做好文献检索 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 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讨论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编辑本段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讨论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讨论性的论文注重 文献综述[2]讨论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 200—300 字为宜,不宜超过 500 字.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制造性采纳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