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说说课课稿稿课 题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专 业 数学 与应用数学 指导老师 赵 思 林 班 级 2024 级 2 班 姓 名 邓 敏 学 号 20240241105 2024 年 6 月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024 级 2 班的邓敏.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从实际问题到方程”。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方程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这节课是在学完整式和有理数之后,在小学简易方程的学习基础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引入,让学生意识到方程的出现是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本节课也为今后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做好了铺垫.教材中渗透的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修养与素养.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能推断一个数值是否是某个方程的解。 (2)能力目标:以求解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经历实践、思考、探究、讨论、沟通等活动,培育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培育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为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由于初一学生处在认知未知数和方程的初级阶段,因此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将等量关系转化为方程.让学生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二、教学方法分析我将从教法、学法、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说明. 1、教法分析根据以老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本课堂将教法设置为探究式教学为主,讲练结合法为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得新知.2、学法分析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积极主动、勇于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本堂课的学法为观察发现法和合作沟通法,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