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进展、明生改善、民主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然,我们无法忽视城镇化对国家对人民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同样不能回避在中国城镇化进展的进程中,确实引起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一、自然环境恶化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我国多数地区的进展并不具备“可持续进展”[1]的理念,在城镇化不断推动和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社会自然资源供给总量已接近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社会赖以进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而在社会再进展资源方面,同样面临根本性的制约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资源消耗剧增,人口规模、地域规模急剧扩大,对原有的城镇功能和结构产生巨大冲击,一些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突显.(一)资源耗竭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进展,可以认为是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增强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的扩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系统逐步被人类改变,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1。土地资源 从土地资源看,中国目前的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1%,人均草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9.3%。而且,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正在进一步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 480.5 万亩。在中国现有的 2800 多个县中,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053 公顷的生存警戒线的有 666 个,占总数的 23。7%。此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也十分严重。历时近三年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356。9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36。8%;荒漠化土地高达267。4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27.9%。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耕地的非农化速度将加速进行,中国有限的耕地面积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2. 大气污染 作为世界上经济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能源消耗量近十年来稳步增长,同时,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而迅速增加,这就使得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施工场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已成为主要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 60%-70%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②。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 53 个国家272 个城市大气进行了测定,中国的北京、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