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 5,8 章不考)第 0 章 走近科学1、科学是一门研究多种 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 对应答案 的学问。2、学习科学的措施有 观测 、 试验 、 思考 。其中观测和试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措施。3、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①观测,搜集和处理事实根据 ②提出问题 ③作出假设 ④试验,调查,搜集证据 ⑤检查假设 ⑥合作交流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 米 ,符号 m ,常用的单位尚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长度测量的环节:(1)观测刻度尺:①零刻度线 ②最小刻度值 ③量程 ④单位(2)选:选择合适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成果=精确值+估计值+单位。※误差:误差是 测量值 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②改善试验措施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长度的特殊测量措施:(1)积累取平均值法:运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措施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种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动,最终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渐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叠,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终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5、温度表达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先观测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足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 0.1℃,测量范围为 35℃-42℃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②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尤其细的弯曲玻璃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