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时间:3 小时 满分:100 分一.(4 分)锡石的化学式是 SnO2,地质工作者为了确定某矿石是锡石常用的一种措施是:用小刀或小锤取出一小粒矿石,放在锌片上,再往放矿石位置的锌片上滴一两滴稀盐酸,锌片会立即起泡。待锌片起泡完了后来,仔细观测矿石的表面。此时假如发现矿石的表面生有一层很薄的银白色金属膜的话,就可以完全肯定它是锡石。不过假如被检查的矿石颗粒不纯,带有硫化物,如黄铁矿、闪锌矿、方铝矿之类的矿物等,则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1.写出检查锡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为何带硫化物时反应较慢,写出反应方程式(以黄铁矿为例)二.(4 分)如右图所示试验中,把四根洁净的金属条 A、B、C、D 轮番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在每次轮番试验时,记录了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压AA→Cu+0.78BCu→B-2.15CC→Cu+1.35D+0.301.金属 D 与 Cu 之间电子流动方向为 ;2. 金属也许是最强的还原剂;3. 金属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铜。三.(6 分)单质碘与红磷在常温下混合不反应,但滴入几滴水后能剧烈反应,生成 HI和 H3PO3。但试验室制取氢碘酸的措施是把 H2S 通入 I2水中,过滤生成的硫,可得质量分数为50%的氢碘酸。1.写出试验室制取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2.氢碘酸在空气中放置易易氧化变质,写出也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为防止氢碘酸在空气中氧化变质,可在氢碘酸中加入少许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8 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导电高分子领域作出突出奉献的三位科学家。在一定的掺杂条件下,高分子材料(俗称塑料)完全可以具有金属的性能,从而变成导体。1.下列塑料,你认为可作为导体的是 A 聚氯乙烯 B 聚乙炔 C 聚苯乙烯 D 聚异戊二烯 E 聚乳酸2.简述该塑料(第一题答案)的分子构造特点。3.你认为导电高分子材料在构造上应具有何种特性。五.(11 分)下图所示是大气中红外光透射率的光谱特性(横坐标是波长,纵坐标是能穿透大气的程度)。1.试阐明大气中的 CO2吸取红外线的能力与频率的关系?2.大气对红外线的吸取会产生什么效果?什么原因加剧形成这一效果?加剧的后果是什么?3.除 CO2气体外,CH4、N2O、氟里昂也是温室气体,请再举两例温室气体。阐明温室气体分子有何特点。4.运用试验室常用药物和仪器,设计一种试验装置,证明较高浓度的 CO2对阳光中的红外线有高吸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