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UML 的超市收银管理系统设计1 系统分析1.1 问题域描述在销售商品时,售货员对顾客选择的商品进行结账计算,统计顾客应该支付的金额;同时在办理结账业务时,还要根据顾客是否是会员来进行打折结账,顾客也可以办理相应的会员卡。超市的管理人员或者售货员可以查询会员信息和商品信息,并可以查询当日销售总额。本系统使用 C#通过两层模型实现:数据核心层和业务逻辑层.其中,数据核心层包括对于数据库的操作;业务逻辑层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逻辑处理,再映射到相应的数据层操作。1.2 用例模型及分析类图的描述1.2。1 用例模型用例是系统使用片段的集合,描述了所有的的功能需求。它来自于用户需求的分析,这个过程称为用例分析,是整个系统开发中非常关键的过程。一个用例图包括一个用例的集合,该集合定义整个系统的功能.1.2。2 分析类图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使用的类图具有不同的抽象层次,即概念层、说明层、和实现层。使用 UML 进行应用建模也应该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类图的层次的概念。概念层类图描述应用领域中的概念,这些概念与实现它们的类有联系。通常没有直接的映射关系.画概念层类图时很少考虑或不考虑实现问题,因此概念层类图应独立于具体的编程语言.下面是一个概念层类的表示.说明层类图。此时我们考察的是类的接口部分,而不是实现部分.这个接口可能因为实现环境、运行特性等有多种不同的实现.实现层类图才真正考虑类的实现问题,提供实现的细节.此时的类的概念才应该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类.它揭示了软件实体的构成情况.2 系统设计2。1 设计类图类图如下图所示 主要类:管理员、会员(顾客)、信息商品信息2。2 核心用例的顺序图(1)、 理想状态下商品交易过程(购买成功且不用找零) 顺序如下: 1、 管理员(收银员)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系统; 2、 收银员查询商品信息;3、数据库返回查询的商品信息; 4、 收银员查询会员记录;5、系统返回会员记录;6、收银员确认查询信息;7、收银员根据顾客选择计算营业额;8、交易结束。顺序图如下:(2)、顾客(包括会员)顺序如下: 1、 顾客申请注册会员,输入个人信息; 2、系统提示顾客注册会员成功; 3、顾客通过商品查询界面查询商品信息; 4、系统返回商品信息; 5、顾客支付购买的商品; 6、交易结束。2。3 核心用例的状态图现在考察一个超市收银系统对象状态的大致变化过程。管理员可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用户可以注册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