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施工监控方案技术要求一、施工监控的目的和意义大桥的建成要经历一个较长而复杂的施工过程,结构体系也将随施工阶段不同而变化。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参数误差、施工误差、结构分析模型误差等种种原因和湿度、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将导致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实际状态(线形、内力)与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如不及时加以识别和调整,成桥后的结构安全状态难以保证。 施工监控就是在悬臂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主桥进行施工监控,达到如下目标:(1)确保主桥结构施工的安全;(1)使施工阶段桥梁结构的线形与应力变化与设计计算理论接近;(3)成桥后结构的线形及内力分布满足设计和法律规范要求。二、施工监控任务(1) 标高控制标高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使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为此,为了实现该目标需要将目标进行分解,确立每一个节段的前端控制标高.当施工中出现标高误差,则通过后续节段浇注标高的调整来将该误差减到最小。标高控制以梁底面光滑平顺为原则来合理分配标高误差。(2) 应力控制应力控制的目标是使成桥后的各个设计控制截面的应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各种作用(如混凝土容重、预加应力、临时荷载、温度变化)进行监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截面最大应力满足法律规范与设计要求,以避开意外情况对结构造成的危害,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三、施工监控内容与方法1、理论分析计算建立分析计算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给出施工理想状态的预抛高和截面控制应力值.2、主梁设计参数的测定在施工监控前期,上述的理论分析计算中的设计参数是采纳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但在施工过程中,实际的设计参数往往与要求的设计参数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对实际的设计参数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按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测定内容为:作不少于三束预应力孔道的摩阻试验3、温度测量(1)监测点布置本项目宜以中跨的一个根部截面、L/4 截面和边跨 L/4 截面作为温度监测截面,每个截面布置温度测点 8 个,共计 48 个测点,温度测点布置如图 1 所示。图 1(2)测试方法箱梁体内温度分布的测试办法建议采纳将测温铂电阻贴在钢筋上,做防潮与保护处理后埋入箱梁体内相应的位置中,通过导线引出箱梁,采纳温度测试仪器进行读数测量,其测量精度为 0.1℃.箱梁结构表面温度的测试采纳红外线点测温度仪进行测试,其测量的精度为 1℃。(3)测试频率 混凝土浇注后的第三天、第七天和预应力张拉后的第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