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举课《孔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2。 走近人物,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体会童年的欢乐与忧伤.3.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阅读。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深化阅读、思考,努力理解作品的主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毕业于清华大学。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判和古典文学讨论领域造诣尤深。出版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批判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梦雨集》、《苦雾集》、等专著.二.故事简介:让学生了解目录和了解每个故事大概内容(1)了解书本目录的作用(2)通过目录,知道书中主要讲了哪几个故事。(3)请生概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梗概.本书记载了春秋末期儒学学派的”圣人"-—孔子的出世、讲学、周游列国、删诗定礼著《春秋》,以及宣扬“仁政”、“德政”的故事,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轨迹的一本史料翔实的人物故事书.全书分为四部分,包括: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青少年时期的孔子(公元前 551 年~前517 年,孔子出生至 35 岁)2、“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从政的故事(公元前 517 年~前 497 年,孔子 35 岁至 55 岁)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公元前 496 年~前484 年,孔子 56 岁至 68 岁)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施教的故事(上)(公元前522 年,孔子 30 岁开始收徒讲学,终其一生)三.孔子介绍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四.了解主要人物你能说出的作品名称和主要人物吗?(3)说一说:师: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沟通课《孔子的故事》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