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 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理工科专业和管理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语文应用体现水平所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应用体现水平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度析一般议论文、阐明文和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措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范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提高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现代优秀作品,培养崇高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的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的如下: (一)语文知识部分 语文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1、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者简介为根据。 ( 1)记忆 56 篇课文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 ( 2)识记 56 篇课文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成就。(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重要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华罗庚是现现代著名数学家等。)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议论文、阐明文、记叙文为根据。 ( 1)解释教材中 10 篇文言散文的常见实词,重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一样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一样语言环境中的不一样含义。 ( 2)理解 10 篇文言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使用方法、意动使用方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以及被动句式、倒序句式等。 ( 3)解释 24 篇现代语体散文中的疑难词语(不包括科技专门术语 )。 3、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 56 篇课文的文体属性和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的文体知识为根据。 ( 1) 根据下列文体术语,识别 56 篇课文的文体属性: 议论文、阐明文、记叙文、诗、词。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阐明文:实体事物阐明文、抽象事理阐明文、科学小品。 记叙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游记、传记、寓言。 诗 词:古体诗、近体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乐府古题、新乐府。 ( 2) 阅读《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