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区别:与否有新物质生成。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3、多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物的取用:① 寄存:广口瓶。②取用:粉状药物: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立)(2)液体药物的取用:① 寄存:细口瓶。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对的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 注意事项: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严禁“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严禁用嘴吹。② 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措施: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 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 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6)玻璃仪器洗涤洁净的原则: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物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措施:扇闻)未阐明药物用量时:液体一般取 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的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 气体及杂质(0.0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物:红磷 4P + 5O2 点燃 2P2O5(2)环节: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许水;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3)试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2.氧气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制取氧气:制取措施:② 搜集措施:向上排气法:排水法:③ 装置: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④ 验满:运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阐明已搜集满:运用向上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