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 14 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向一 水平地区分异规律(·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图中 K 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 年,该岛上已经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回答 1~2 题。1.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似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 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析:第 1 题,图中显示 K 岛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故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 2 题,注意题中关键信息:火山爆发而植被消失,4 年后已经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同为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此地独特条件就是有过火山爆发。答案:1.A 2.C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 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长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 3 424 米,距海约 180 千米。读下图,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解析:选 C。图示区域位于 45°N 的大陆西岸,故山脉西坡山麓长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该气候下发育的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考向二 垂直地区分异规律4.(·高考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送方式构成的综合运送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某贸易代表团 7 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去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对的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展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停增长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停上升解析:选 B。此区域地处中亚内陆,地带性植被多荒漠草原,但因阿拉木图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自咸海沿岸至阿拉木图,植被应展现荒漠向草原的变化,故 A 项错误。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坡,结合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判断 B 项对的。锡尔河属于内流河,流域内降水较少,沿岸地区河流补给少的同步浇灌消耗多,故河流流量自上游向下游减少,故 C 项错误。从阿拉木图向北山地针叶林的分布海拔不停下降,故 D 项错误。5.(·高考海南卷)我国天然白桦林重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