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原则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次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懂得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比较对的纯熟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次序和懂得“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懂得亿是个大数;懂得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数位次序表及数位分级,为后来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3、能对的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分析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熟记数位次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懂得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难点:比较对的纯熟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次序和懂得“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四、课时安排大数的认识……………………………………………………11 课时第 一 课 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教学内容: 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书本第 2~4 页内容及对应练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4、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某些数。如: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概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多少元?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教师板书:25000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 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