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规定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一样作家的‘三部曲”’,如下不合适的是()。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规定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A.王维 B.孟浩然 C.韦应物 D.高适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现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规定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如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B.《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C.《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顶针 D.《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比方成“头发”,“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比方像烟火同样的脸色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规定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使用方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使用方法。几位学生的说法对的的一项是().A.邑人奇之 B.父异焉 C.稍稍来宾其父 D.并自为其名6.学习完初二下册最终一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下列语句中没有包含“通假字"的是()。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