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医、护处理及预防措施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护理处理 1、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表现为畏寒,发热,一般体温在 38℃左右,症状持续 1~2 小时后逐渐缓解;重者个别可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根据症状轻重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无禁食的病人可口服布洛芬或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重症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予吸氧、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或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抗过敏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并保留余血、输血器等送检. 2、过敏反应: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 0。9%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可配合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手术。若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5~1ml,或者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3、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痛、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溶血反应,立即终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核对血型,重做交叉配血实验;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堵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防止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配合抢救休克. 4、细菌污染: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战、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处理:立即停止输血。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血培细菌养结果未出来前,可先用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将袋内剩血离心取底层直接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育. 5、循环负荷过重:大量快速输血常可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出血倾向。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咳大量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