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材料_第1页
1/22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材料_第2页
2/22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材料_第3页
3/22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材料—--—培育幼儿的安全意识园长:李秀娥(2024—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 3--6 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阶段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是几种常见的意外损害,这些意外损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烧烫伤以 5 岁以下的幼儿居多,80%烧烫伤造成的影响是终身难以消除的。误服药物中毒及异物吸入多见于 0——5 岁幼儿。于是家长和老师为了避开幼儿受到这些损害,往往对幼儿管头管脚、束缚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园里老师常常会提醒幼儿不要跑、不要闹。在家里家长也不许幼儿独自与小朋友玩,家用电器一律不许摸等。使孩子成为了捆住手脚的机器人。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老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一、 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开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损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常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推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老师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吴征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黄语璇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假如烫手就不能喝。”金淇然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当老师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老师:“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老师和小木偶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 老 师 帮 忙 吃 药 , 在 家 应 请 爸 爸 妈 妈 帮 忙 。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幼儿园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