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新数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思考_廖运章

高中新数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思考_廖运章_第1页
1/4
高中新数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思考_廖运章_第2页
2/4
高中新数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思考_廖运章_第3页
3/4
第 15 卷第 3 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Vol.15, No.3 2006 年 8 月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ug., 2006 收稿日期:2006–03–29 作者简介:廖运章(1964—),男,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高中新数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思考 廖运章 (广州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摘要: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达成广泛共识,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比例有待提高,数学教学内容决定信息技术媒体的选择取向.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正视整合的阶段性、层次性与渐进性,整合的内容教材设计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需要高层次的专业引领. 关键词:数学课程;信息技术;整合;调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06)03–0083–04 2004 年秋季,广东、海南、山东、宁夏 4 省区高中阶段全面实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新数学课程),2005 年秋季,江苏省又加入实验行列.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本次高中新数学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实验一年来,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如何是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为了解高一数学课程实验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状况,我们于 2005年 5 月、8 月利用广州市高一教师数学教研活动与新数学课程教师培训之机,在广州市广大高一数学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了“高一新数学课程信息技术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基于广州市高一所使用的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以下简称北师大教材)[1],主要涉及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意识与素养、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主要形式以及媒体选择倾向等方面. 1 调查的基本状况 1.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调查共发问卷 120 份,收回有效问卷 103 份;调查对象为广州市普通高中 2004~2005 学年高一新数学课程任课教师,其中涉及省一级中学(含 24 所全国示范性高中)教师 41 人,占 40%、市一级中学教师 17 人,占 17%、区一级中学教师 25 人,占 24%、普通高中教师 20 人,占 19%,这与广州市目前(至 2005 年 8 月)省级、市级、区级、普高中学数量 46、28、33、38 之比例 32%、19%、23%、26%基本吻合,调查样本合理. 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 56∶47,年龄在 24 岁以下的有13%、25~29 岁的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新数学课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思考_廖运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