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护理专科及 CCU 安全质量目标 (一)及时识别致命性心律失常,正确使用除颤仪,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1.进行心电图知识的培训,护士能熟练掌握心电图的描绘、测量方法,可推断及纠正心电图机的常见问题.2。掌握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3。对于瞬间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心律失常应紧急电除颤,对除颤器的使用应反复训练,并以案例形式进行考核,确保人人过关。4。对于已发生过致命性心律失常或有高发风险的病人,严密观察心电图,及时发现病情变化。5。对于有潜在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在床边备用除颤机。对于可能需要安置临时起搏器的病人,要在床边备好临时起搏器等相关物品。6.需要紧急除颤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最先发现者最先实施除颤;离除颤器最近者最先实施除颤;对除颤器最熟悉者最先实施除颤.7。除颤仪必须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足够电量,用后立即补充用物及进行清洁整理;每天检查仪器设备功能及保养清洁,并记录在册。8。除颤仪有清楚明确的操作流程标示牌。9。护士能正确、有效使用除颤机,并及时观察,积极处理除颤后并发症。10。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保证救治的顺利进行。(二)加强心功能不全患者液体的管理,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1.通过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推断患者液体潴留情况.2。提高心功能不全患者输液速度的准确性,控制补液速度.3。加强医护沟通,确定患者 24 小时出入量的目标值。4.准确记录患者 24 小时出入量.5.每天监测体重:早餐前、排便后,穿相同的衣服称;体重增加超过 0.5kg/d,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药物、液体用量并重新评估患者饮食习惯。6.控制钠盐摄入:每天的钠盐摄入限制在 5g/d 以下。7.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早期的心力衰竭。(三)提升专业知识,有效预防及处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1.护士应明确介入术后并发症,如:穿刺口出血、皮下血肿、肢体肿胀、造影剂过敏、尿储留等。2.术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手术目的,手术前、中、后的注意事项。术前常规检查凝血四项、血常规、生化八项.询问过敏史。3。必要时术前床上练习大小便。4.术后做好穿刺伤口敷料是否出血的观察,尤其注意做好包扎及加压。5。术后指导病人勿弯曲术侧下肢,可以平移.若桡动脉穿刺患者,指导穿刺侧肢体勿负重.肢体肿胀者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测量臂围/腿围。6。密切监测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定时监测凝血功能,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及血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