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进展评定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进展评定量表(2024—02—03 15:03:16)标签:杂谈 一、感觉统合理论的概述 感觉统合术语是由 Sherrington C.S.(1906),Lashley 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讨论。Ayres A.J.根据对脑功能讨论、Ayres 职业治疗及实验的讨论结果,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1972)。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这一理论涉及了脑功能及进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这三部分。 依据感觉统合的理论,感觉输入的控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学习障碍可能是由于对感觉讯息组织不良所致。即: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Integrative Dysftlnction)。Ayres 根据讨论结 果 提 出 : 学 习 困 难 儿 童 存 有 感 觉 统 合 失 调 的 问 题 。 Ayres 因 子 分 析 的 讨 论 分 成 不 同 的 亚 型 或 综 合 征(Ayres,1974).Clark F.A.(1985)等对 Ayres 的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指身体运动的协调能力,这方面存在问题,会导致运动障碍.儿童早期会表现穿脱衣裤,扣钮扣,拉链,系鞋带动作缓慢及笨拙;运动协调不佳;吃饭时常掉饭粒;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肌肉发育欠佳,影响舌头及唇部肌肉、呼吸和声带的运动,会造成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佳。Ayres 等认为:运动协调不良是由感觉统合障碍所致;在学习困难儿童中,较正常儿童更为多见。 (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可表现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一方面可能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右脑半球的功能有关。这类障碍在儿童可表现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辩不清,易迷失方向.儿童还会还会表现视觉的不平顺。视觉的跳动原本是婴幼儿的自然现象,人的视觉天生是不稳定的,所以婴幼儿最喜爱看车子外的移动物体,如跳动的物体比静止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也逐渐地稳定,便能做左右或上下的移动,这也是阅读的开始.儿童若视觉不稳定,便无法做平顺移动,所以看书会跳字、跳行,严重的无法进行阅读,做功课眼睛也容易疲劳,造成学习能力的不足. (3)前庭平衡功能障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