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及措施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基本措施:(1)、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落实三查十对制度,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到患者床边查对时必须在患者或家属应答无误后,方可操作。(2)、查对患者姓名时,护士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向查对。(3)、静脉输液时输液单必须挂在输液架上,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告知患者输入的液体及主要药物,并记录更换时间、签全名,防止错输、漏输。(4)、处置、用药时培育护士应用思维查对,如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或者用止痛药哪里痛?用“降温药-——发热吗",以此识别患者与治疗是否相符,提高识别患者的正确率。(5)、交叉抽血时,必须一次只能抽一人,操作完一人,再操作另一人,防止出错。给患者输血时,仔细做好输血前查对工作,到血库取血时,护士与检验人员仔细核对交叉配血结果,并签字.(6)、输血时必须两名护士或请医生协助核对无误并签字,两人到患者床前与患者或家属再核对患者血型,方可给患者输血。并应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7)、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主动进行解释,取得理解合作,并保证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别是进行插尿管、胃管、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更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交待清楚此项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防止患者或家属将管道自行脱出。(8)、急诊收入病房的危重患者,手术室护士护送的手术患者,门诊送病房的特别患者,护士必须及时迎接,仔细查体,做好交接记录并签名。 (9)、门诊就诊、入院患者身份的核对:在门诊挂号处仔细填写挂号信息单或持有效证件挂号,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10)、入院患者身份的核实:所有类型患者身份(医保、市外医保、农合、自费)入院前均须核对;门诊入院患者由收费处负责核对并在《入院证》反面记录核对情况;因故未能当时进行身份核对(未带证件、病情重等)由收费处办理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或负责人口头或文字性交接。病区护士长督促患者在入院三日内提供身份核实相关证明,未带医保卡则记录为“自费”状态,若三日内能提供医保卡,住院收费将患者电脑信息改为“医保"状态。(11)、按要求统一法律规范核对如下: 医保病人:医保卡(相片不清楚时需核对身份证) 农合病人:农合卡+身份证+户口本+纸质(电子)转诊单 自费病人:身份证目标二 :保证用药的安全基本措施1、所有常备药每周核对、检查并记录,保持数量准确无变质过期;急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