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灰土路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一、工艺原理 掺灰土是利用在土中掺入石灰材料后,石灰与土之间发生强烈的作用,从而使土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开始表现为土的塑性降低、最佳含水率增大和最大密实度减小等,随后粘土颗粒就形成粗粉粒状,从而板体性、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二、材料选择石灰与土作用时主要发生以下反应:①灰消解 CaO+H2O=Ca(OH) 2+热量②石灰硬化 Ca(OH) 2+CO2+nH2O=CaCO3+(n+1)H2O石灰:石灰采纳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并进行有效CaO+MgO 含量的试验,生石灰有效含量达到 70%以上,消石灰有效含量达到 55%以上时才可以使用。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露天堆放时间较长时,要加以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土:土质用塑性指数 15—20 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量的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塑粒指数偏大的粘性土,要加强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 15mm,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物。三.施工准备1、土工试验及灰土试配对土和生石灰进行土工试验,试验的内容有:土的液限、塑限、含水率、密度、相对密度、土的击实、土的强度(CBR 值)、生石灰的有效成分试验。掺灰土试验主要包括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CBR 值等检测.2、取土场布置(1)取土深度可根据用土量和取土坑面积确定。取土场应设置纵、横向坡度和完整的排水系统。施工前在四周设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沟要与农田排水渠道连通,以利于降雨等因素流入取土坑的地表水能顺利排除。(2)取土场开挖前先清除地表 20cm 厚的耕作层,并把清除的耕植土堆积在取土坑四周形成土埂,待取土结束后覆盖平铺,以便尽快恢复生产力.(3)为保证雨后能正常运输,进出土场的便道应修整平整,碾压密实,符合施工时的通行能力和载重要求,并应在施工期间定期维护.四、施工工艺1、土场拌灰取土场借土掺灰采纳挖掘机和装载机配合拌合。取土方向应顺从场地排水方向,长度以 30—50m 为宜,根据取土场几何尺寸确定,深度以 2-3m 为宜。先划定取土方格确定一次拌和取土深度,计算出拌和土方量和用灰量,掺灰时先按设计量的 60%-70%掺加,将规定质量的石灰均匀撒在土场划定的方格内,利用挖掘机将原状土挖出后在取土坑一侧码放成土龙,土龙应宽度高度一致,有利于二次布灰,装载机按计算的剩余用灰量将 30%-40%生石灰再撒于土龙上,利用挖掘机进行初拌。再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复拌,通过 1—2 次翻拌,土粒表面基本包裹着石灰,这时粒径在 15—30cm 的土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