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交通安全常识从 1885 年 8 月德国发明家戴姆勒把内燃装在了两轮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后,至今为止全世界到底有多少辆摩托车,有多少人在摩托车事故中丧生,我们不得而知.从第一辆摩托车的诞生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时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实施,摩托车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乡道、村道上,而且正在以迅猛之势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摩托车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如影随形,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灾难和痛苦.飞驰的车轮,频繁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危及社会和谐稳定,应引起广阔群众特别是摩托车车主、驾驶人的警觉.如何让“杀手"变“良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摩托车驾驶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样做”交通安全基本知识。 摩托车的特点 在现实中,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摩托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日用性。在日常中,摩托车具有“轻、快、好"的日用性.所谓“轻”,就是摩托车体积小,如同自行车方便,随处可放,是人们出行代步的交通工具,为出行、办事带来了便捷和方便;所谓“快”,就是摩托车比自行车车速快,既省力,又省工;所谓“好”,就是易学、易操作,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一学就会. 二是方便灵活性。摩托车有着自行车的轻便、灵活、机动性能好的优点,有着汽车快速、省力、使用效率高的特点,但是,它也有着安全性较差的缺点,其制动性就远不如汽车,遇有雨天或路面凸起物的冲击就会导致方向失控. 三是缺乏稳定性.由于摩托车稳定性差,在安全防护性能方面,摩托车驾驶人没有身体挡护,极易受自然条件下风、沙、尘、光的侵害,造成驾驶障碍,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身体又缺乏必要的物件保护,往往直接受力于重创,被碰撞、挤压,使受害程度加重. 四是危及安全性。众所周知,摩托车的构成非常简单,稳定性能差,一些摩托车驾驶人,平常不注重车辆保养,在公路上行驶喇叭不响,灯光不亮,制动不灵,特别是在遇到转弯,与其他车辆发生擦刮,实行制动措施或行驶在光滑路面等情况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车辆失去控制而翻倒在地.摩托车交通安全形势今年 1 月至 7 月,全地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115 起,死亡46 人,其中因摩托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37 起,死亡 9 人,分别占事故起数 32.17%和死亡人数的 19.57%.特别是进入七月份以来摩托车事故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