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下,书香飘逸夏天4.2一直以来,我和爸爸最大的心愿,便是回到奶奶家那个洒遍暖暖阳光的小院,手执书卷,嗅着混合着阳光香味的书香,竟有些心醉了。从我记事以来,家里的书便是论堆放的,从《简.爱》到《三侠五义》,各式各样的书刊成箱放着,爸爸每每徘徊在书架前,那神情就像小孩子流连在玩具专柜似的。小学时,爸爸便很慷慨地把书架分我一半,那是我的书已经很多了,不顾大多数是成套的作文选和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的阅读量像雨后春笋般惊人地增大,爸爸只能无奈地看着他的武侠小说一本本被撤下来,换成《散文集》。小学周末,家里一般会很安静,我和爸爸各自占据一个床头,他看很厚那种原版《西游记》,我就看带插图的儿童版的《西游记》,爸爸屈膝我也屈膝,爸爸盘腿我也盘腿,爸爸四仰八叉的躺着看,我也螃蟹似的趴着翻。妈妈说我像极了爸爸的浓缩版。我再大一些,就把童话书收拾起来放沙发底下了,爸爸却说,那上面所记录的不仅是幼稚的文字,还有记忆。如今再翻看这些儿童读物,在人鱼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后我依稀听到儿时清脆的笑声。我的阅读兴趣是被老爸的故事培养出来的,八九岁时,爸爸一有空闲就给我讲人猿泰山的故事,我为那个裹着虎皮裙独自在丛林闯荡地小男孩着迷,便偷偷攒钱准备一睹泰山完整的风采。爸爸似乎有所察觉,于是当年儿童节的礼物就变成了一本装订精美的《人猿泰山》,那天我连午饭都没吃,用了几小时便把《泰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并为泰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好几天。上四年级后,爸爸便推荐我看鲁迅的文,说了几次后,我也不再推托,拉着爸爸便杀进了新华书店,将鲁迅的《呐喊》《朝花夕拾》还有他的《散文全集》一网打尽,还顺便勾了本老舍的《骆驼祥子》,老爸的小金库迅速瘪了下去,还直感叹:“引狼入室,真是引狼入室。”鲁迅因为用的是刚兴起的白话第1页共2页文,好多词句都不懂,便看一句边翻看一下后面的注释每囫囵看完一篇,便梦似的不知所以然,一篇文明明说的是狗猫鼠的,却一会儿一个“名人与名教授”一会又蹦出个“跳到半空中”,好长时间不喜欢鲁迅,爸爸因此为我搜集了大量关于鲁迅的时代背景,才明白鲁迅原是在影射当时社会。重拾鲁迅的书,细读一遍,竟咋么出另一番滋味。上了初中我和爸爸又去买了《鲁滨逊》《格列夫》《八十天环游地球》......好多好多名著,大部分是我喜欢的探险类的,于是我学会了鲁宾逊的毅力,福格的从容还有许三多的真诚......爸爸从不要求我买卷子做,也不喜欢读《钢铁是怎样炼成》之类的书,我们都觉得这书只在最后十来页体现出保尔坚强不屈的精神,前半部分完全写了他不知进取的一面,这种凑字数的书对实际写作没一点帮助。初二时爸爸便建议我买销量领先了十年的《明朝那些事》,十多斤重的超级合订本啊,拎回家就把我累得够呛,我和爸爸用了半年多时间才把它通读一遍细读两遍,于是明朝的是是非非都让我熟记在心,那将近一本历史书的知识,都被作者用诙谐的语言替代深深刻在我脑子里,朱元璋的卓越才能,朱棣的心狠手辣和崇祯挽救时局不得的无奈......让我唏嘘感叹.初四如山的功课和体育锻炼让我疲惫不堪,于是爸爸和我重读了《士兵突击》,让我又学会了平常心,平常心对待一切......因为爸爸的支持,在书的帮助下,我的每一步虽然彷徨,但很踏实.回过头,两排脚印并肩前行着,延伸到我和爸爸脚下......如果可以,爸爸我愿一辈子与你共嗅书香......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