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懂得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2)初步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理解原子的构造。(3)初步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过程与措施:在理解物质的微观构造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构造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停深入,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理解●教具: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构造模型、水、形状不一样的杯子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宇宙是由什么的呢,它又有多大呢?二.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图 11.l-l;图 11.1-2。(银河系:1021m,10 万光年)宇宙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这里“物质”一词是相称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二)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想想议议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经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不停地分割下去,有无一种程度呢?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本来的性质,保持物质本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书本图 11.1-4 展示了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单原子)的照片。(二)分子永不信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扩散:不一样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里去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永不信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也证明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闻花香,闻菜味,盐入水不见水变咸,糖入水不见水变甜,……(三)分子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有一种平衡位置 r0,当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体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不不小于 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体现为斥力。(四)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想想议议: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