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 目的 对企业所有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规定对应的岗位能力规定,并进行培训,保证员工素质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规定。2. 合用范围合用于本厂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检查人员、操作人员,必要时还包括供方人员的培训控制。3. 职责3.1 行政部负责企业《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与监督实行考核,建立并保留企业员工培训及考核记录;负责组织上岗基础教育;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3.2 各有关部门负责提出部门培训需求并配合行政部实行培训计划,负责本部门员工岗位技能培训。4. 工作程序4.1 人员规定详细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加以考虑。4.2 培训、意识和能力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检查员等,根据对应的岗位职责制定并实行培训需求。4.2.2 新员工培训 a) 企业基础教育:包括企业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的、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手册原则和产品一致性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企业一种月内,由行政部组织进行; b) 岗位技能培训:根据所在部门的岗位需求,学习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环节、安全事项及紧急状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c)卫生知识培训,包括企业卫生规范、车间卫生规定和个人卫生规定等,由行政部组织进行。 在岗人员培训按培训计划规定,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特殊工种人员培训 a) 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每年对这些岗位的人员还应进行培训和考核;b) 化验员需获得国家授权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 转岗人员的培训 按新员工培训的第 b)、c)条规定。 通过教育和培训,员工应树立如下意识:a) 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重要性;b) 违反规定规定所带来的后果;c) 本人所从事的活动与企业发展的有关性。 企业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为实现质量目的作出奉献。 评价所采用培训等措施的有效性 a)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估和现场观测等措施,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与否具有了所需的能力; b) 每年的第四季度,行政部组织各部门培训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召开年度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