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序教材:沿用大纲:仍然是整体框架图: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概要大纲规定(1)科学发展观在工程征询工作中的地位。(2)在工程征询业务思想中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3)在工程征询业务实践中坚持“五个统筹”。(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征询理论措施创新。内容详解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一、发展观及其演变认识人类社会不停进步所形成的发展思想:(一)经济增长论是经济学初期的发展观,认为只有增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的,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基本观点:工业化是一种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种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标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衡量一种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府对国家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重要指标——GDP,成为衡量一种国家经济社会与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以 GDP 增长为关键的老式发展理念。(二)增长极限论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假如按这样的趋势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此后 1 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增长极限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长极限论较之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其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逐渐的被世人所接受。然而它有一定的极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互相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之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的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增进作用。(三)综合发展观1983 年联合国推出《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综合发展观。观点: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在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理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多种原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局限:强调了现代发展的多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裔的发展空间。(四)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