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务员面试热点:舌尖上的安全【背景链接】“我要当食品安全检测员”、“我来看看这个牛奶有无问题”……10 月 10 日,深圳荔轩小学,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月启动典礼暨食品安全大课堂活动现场,在食品安全专家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当起食品安全检测员,成功完毕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牛奶“三聚氰胺”、硼砂、农残的检测试验。“细菌知多少”、“食品安全我懂得”等充斥趣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闹中掌握到了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这样多种多样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还将在全市 671 所中小学开展。【题目预测】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引人深思,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应当怎么处理?【原因分析】“最严惩罚制度”要想真正贯彻到位,仍需迈过“三道坎”:一是原则坎。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最严惩罚,一种前提条件是食品安全问题被发现,且能被认定。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很明显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无法被认定。最显而易见的例子莫过于“地沟油”了。过去几年,对地沟油的检测措施虽然有所升级,原则也有所提高,但仍然无法完全检测出一种油是不是地沟油,一旦无法检测,警方就无法立案,对其进行“最严惩罚”也无从谈起。这意味着,食品检测的技术与有关原则亟需提高。二是监管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与目前“九龙治水”的监管不无关系。没有发生问题时,卫生、质监、工商、环境保护、市政、城管、公安等多种部门,均有监管之责;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之间就会互相推诿“扯皮”,以此回避责任,当这些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时,惩罚起来就比较困难了,而最终的结局,也很也许步入“法不责众”的沉疴。就此来说,对食品安全问题而言,必须改善“九龙治水”的局面,明确必要的责任主体。如此,要进行最严惩罚时,才能找到惩罚的对象。三是执行坎。法规是纸面上的,能不能“照进现实”,执行是关键。一直以来,公众都在感慨,我们历来都不缺乏法律法规,缺乏的只是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某些法律法规之因此执行不力,首先也许是利益掣肘,地方执法部门甚至担当着保护伞的角色;另首先,则是缺乏对执法者自身的监管,或是对其的监管流于形式。如今,拟进行修改的法律法规,显然是极好的,若想让这份善意得到发挥,执行这一关,必须坚挺起来,对执法者的监督,便不能再走过场。【对策措施】对此,中公教育专家提出如下措施:第一,体制创新,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食品监管新格局。建立以“大市场、大部门、大监管、大服务”为关键的食品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