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学定量变量的记录描述1。描述平均水平的记录指标a.算术平均数:合用于服从对称分布变量的平均水平描述b.几何均数:合用于对数正态分布平均水平描述c。中位数:不受两端特大特小值的影响,合用于偏态分布d.众数2。描述变异程度的记录指标a。极差:不稳定,仅运用了最大值和最小值信息b.四分位数间距:合用多种分布资料,尤其偏态分布,常与中位数结合起来描述变量的平均水平和变异程度c。方差,原则差d.变异系数:合用于不一样量纲的变量的比较,为样本原则差除以样本均数3。记录图a。直方图:描述持续型定量变量频率分布b.箱式图:可综合描述定量变量平均水平和变异程度(图上有四分位间距和中位数)c.直条图:直条互相间独立,用于离散型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频率分布定性变量的记录描述:1.常用相对数指标:强度,相对比,频率2。粗率原则化:a。直接原则化:选定“原则人口"→分别计算“原则人口”的预期治愈人数→分别计算两种疗法的原则化治愈率b.间接原则化:选另一群体的原则化率→计算需要比较的两个群体的预期患病人数→计算两地的原则化病率c。合用状况:当某个分类变量在两组中的分布不一样步,原则化只用于比较资料的相对水平,选择的原则不一样,成果未必相似3。记录图:a.直条图b.百分条图和圆图:表达各组分所占比例c。线图表达!记录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用于持续型变量常用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原则正态分布,总体均数为 0,总体原则差为 1.可用于计算 X 值在对应区间的概率,原则化 z 值等于(X 值减去均数)/原则差,z 在(–1.96,1.96)的概率95%,z 在(–2。58,2.58)的概率是 99%假设检查:1。假设检查的基本环节:a。建立检查假设,确定检查水准→b。计算检查记录量→c。确定 P 值,作出判断2。t 检查的应用条件:a。随机样本b。来自正态分布总体c。均数比较时,规定两总体方差相等3。配对资料的 t 检查合用条件:a。两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一样处理b.自身配对设计,同一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一样处理4。两独立样本资料的 t 检查5。方差齐性检查卡方检查:用于比较两个率或多种率之间的差异有无记录学意义四格表卡方检查的规定,n 不不不小于 40,T 不不不小于 5,当 n 不不不小于40,T 出现不小于等于 1 不不小于 5,进行校正,当 n 不不小于 40 或者 T 不不小于 1 时,校正卡方值也不恰当方差分析(判断多种样本所代表的均数与否相似)F=组间变异/组内变异,组间变异+组内变异=总变异,假如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