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单位1.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⑴ 最基本的元素是 C,基本元素有 C、H、O、N,重要元素有 C、H、O、N、P、S。⑵P 是核酸、磷脂、NADP+、ATP、生物膜等的构成成分,参与许多代谢过程。血液中的 Ca2+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若骨中缺乏碳酸钙,会引起骨质疏松。K+对神经兴奋的传导和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时,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K+与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合成、运送有关。2..水⑴ 自由水和结合水比例会影响新陈代谢,自由水比例上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相反,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时,新陈代谢就缓慢。⑵ 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脂肪的亲水力最弱。3.细胞内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缩合脱水),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水),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水),高尔基体(合成多糖产生水)。4.易混淆的几组概念⑴ 赤道板和细胞板:赤道板是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洁排列的一种平面,是一种虚拟的无形构造。而细胞板则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原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的未来要向四周扩展成新的细胞壁的构造,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⑵ 细胞质与细胞质基质:细胞质是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所有原生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例如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就是在此进行的。5.有丝分裂有关知识小结⑴ 细胞周期的起点在一次分裂结束之时,而非一次分裂开始之时。⑵ 低等植物细胞由于有中心体,因此有丝分裂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完毕复制。⑶ 蛙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因此可直接通过细胞分裂(无丝分裂)进行增殖,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不能直接通过度裂进行增殖,是由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⑷ 着丝点的分开并非由纺锤丝的拉力所致,虽然无纺锤体构造,着丝点也能一分为,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如多倍体的形成)。纺锤丝的作用是牵引着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6.解读对有丝分裂曲线图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的变化过程。各时期划分的根据重要是细胞核形态的变化。分裂间期:包括复制前期(G1 期)、复制期(S 期)和复制后期(G2 期)。G1 期从细胞前一次分裂结束到 DNA 合成开始,在此时期,重要进行 RNA 和各类蛋白质的合成。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