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 2 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考纲规定】知 识 内 容考试目的层次ABC2.1 遗传的基本规律简述孟德尔一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的过程和成果√解释基因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概述测交试验的过程和成果√概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总结孟德尔遗传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试验进行模拟试验,体验性状分离比的产生过程√【知识网络】【知识整理】第 1 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一、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的过程和成果 1.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长处(1)豌豆是 传粉植物,并且是 受粉,因此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2)具有稳定的易于辨别的性状,且能 地遗传给后裔;(3)豌豆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4)子粒较多,数学记录分析成果更可靠。2.自花传粉的植物完毕异花传粉的重要环节(1)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所有 (花蕾期)。(2)套袋:套上塑料袋或纸袋,防止 干扰。(3)人工异花传粉的环节: →套袋→ →套袋。3.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P______F2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子一代 自交杂交母本父本4.杂交试验过程和成果:试验过程说 明P(亲本) 高茎×矮茎 ①P 具有 性状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F1 ↓F2 9 : 3 : 3 : 1 ↓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 比例 ∶ ②F1所有体现为 性状 ③F2出现 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1)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控制高茎和矮茎的遗传 因子分别为: 、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写出 F1的遗传因子构成: 。(3)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进入不一样的配子,写出 F1产生配子的遗传因子构成及比例: 。(4)受精时,F1的雌雄配子结合是 的。① 配子的结合方式: 种。②遗传因子的构成: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③产生后裔的性状体现: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三、概述测交试验的过程和成果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措施: 试验,即让 F1与 杂交。2.测交试验遗传图解(见右)3.测交成果:① 测交后裔的两种体现型及比例: 。② 通过测交试验的成果可证实:a.F1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是 的。b.F1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c.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四、简述基因的分离定律在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 存在,不相融合;在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