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事业单位考试专业部分历史篇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我国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进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主要政治制度:夏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2、夏商时期政治制度:①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 特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奇妙色彩.③ 行政管理:中央:设相 、 卿士 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伯。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响。3、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统治;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诸侯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的权利。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瓦解:①原因:受封的诸侯国实力强大,王权衰弱。② 表现:出现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4、西周宗法制: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大宗和小宗。特点:由嫡长子继承,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清两朝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开始参加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③康熙帝设南书房参加机要事物;④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进展到顶峰。2、宰相制度废除的根本原因:是这一制度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是:丞相权倾朝野骄恣擅权。内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皇帝政务繁多力不从心;后来内阁大学时有了票拟权,内阁地位提高,内阁首辅权压众臣。。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 机构或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与皇帝。雍正帝在宫内设立军机处(有官无吏、皇帝钦定、跪受笔录),使君主专制制度进展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