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 笼统地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现于 19 世纪末,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育老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该专业主要培育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进展历史、讨论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讨论、教学工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沟通等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讨论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三是各学校根据本校老师的治学专长所开设的一些选修课。在理论上,其毕业生应获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进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讨论和实际工作能力等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化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根据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进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根据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