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描述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4、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种考察对象称为个体.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构成一种样本。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7、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8、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记录中,一般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9、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一样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10、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11、组数和组距:在记录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提成若干各组,提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一般地,假如有 n 个数那么,叫做这 n 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 拔”。2、加权平均数:假如 n 个数中,出现次,出现次,…,出现次(这里).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 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达为,这样求得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叫做权。3、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在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假如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5、极差: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6、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一般用“”表达,即7、原则差: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原则差,用“s”表达,即8、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概率1、确定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P(A)=12、不也许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也许的事件。P(A)=0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也许发生也也许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是有大小的,不一样的随机事件发生的也许性的大小有也许不一样。4、概率:一般地,在大量反复试验中,假如事件 A 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 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 p 就叫做事件 A 的概率。5.两种模型的概率(1) 等也许性事件的概率: 在一次试验中,假如不确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