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_第1页
1/4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_第2页
2/4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_第3页
3/4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 10 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 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二、常见症候/症状施护腹痛、腹泻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三、中医特色治疗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 1~3 克,每日 1~2 次。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4、脾肾阳虚泻 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柔灸。每日 1—2 次。(三)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3。艾灸(详见附录 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环境宁静,空气新奇,温湿度适宜.2、注意乳儿饮食及餐具卫生,适应四季气候变化,合理安排饮食.3、推举适宜饮食,提倡母乳喂养,不要在夏季断奶。4、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随气候变化增添衣服,避开腹部受凉。(二)饮食指导1、饮食以素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荤腥、油腻、生冷瓜果等,哺乳患儿应减少乳量和次数。2、伤食泻患儿应控制饮食,必要时禁食.3、脾虚泻患儿可食三药粥及健脾利湿之品,忌食肥甘厚味之品。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