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电子机械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 务 处 编 印一、专业名称: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二、招收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三、学习年限:学制 3 年四、专业培育目标与规格最高标准:掌握必需的机械、农机等理论知识,农业机械设备维修、安装与使用等技能,熟悉相关设备的生产、检修等法律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事农机运用、维修、技术推广、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与农村致富带头人。最低标准:熟悉拖拉机和主要农机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操作、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等技能。掌握农机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及简单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一)培育目标培育与进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面对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维修服务站点等从事农机运用、维修、技术推广、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与农村致富带头人.(二)人才规格1、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具有科学进展观,正确人生观和良好道德行为法律规范.3、掌握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4、熟悉拖拉机和主要农机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操作、故障诊断、维修保养等技能。5.掌握农机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6、具有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以及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五、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必需的机械、农机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农业机械设备维修、安装与使用等基本技能,熟悉相关设备的生产、检修等法律规范,同时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六、职业能力分析具有扎实的农业机械理论基础,有扎实的检修农业机械设备的基本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常用农业机械设备;具有操作、安装、维护、调试相关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和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必修课程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 职业道德基本法律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