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车间的安全管理车间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单位,是企业生产的执行者,也是安全管理的直接组织者。是员工开展工作和企业开展日常管理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企业的“器官”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企业要想夯实安全生产 “根基”,就必须做好基层车间安全管理工作。 动力车间承担着公司供电、供水、供汽重任,工作点多且分散,涉及工种多且职工老龄化严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自重组以来,动力车间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理念,狠抓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安全工作重心下移,重点做好预防工作。结合“5F”“6S”管理体系,围绕公司安全管理思路和车间的安全工作原则,从事故的发生原理出发,解决了车间安全生产中的两大难题,即怎样控制和防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怎样防止物处于不安全状态。一、怎样控制和防范人的不安全行为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职工关注安全,重视安全。 安全生产最忌麻痹大意,车间通过每天的班前班后会、班子碰头会,和每周一次的车间安全生产例会,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重点结合本车间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生产阶段,实行集中学习公司安全文件,自学、安全演讲、事故案例讲解、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等等不同的宣传教育形式,及时更新宣传教育的内容,把一些常用的贴近工作的安全理念、安全知识传授给职工,让职工在接受安全教育中保持新奇感,从而引起职工在工作中对安全生产足够的重视,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2、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杜绝“无知”事故发生。所有好的安全生产习惯都是在一点一滴当中培育出来的,是在严格的要求当中培育出来的.车间通过推行“三表两卡",对新进职工的岗前培训,班前班后会,安全生产例会,每日一题,每周一考,每月一评和各工种的定期培训考试等形式,每天讲安全、每日学安全,把这种安全管理融化在职工意识当中,不断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技术业务的培训,使每个职工在技术业务有提高的同时形成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从而杜绝了因业务不熟造成的“无知”事故的发生。3、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标准。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证,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最根本措施。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工作标准的高低,决定着工作质量的好坏.制度完善了,标准提升了,必定起到水涨船高的作用,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动力车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