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咳嗽中医治疗咳嗽是小儿的多发病、常见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冬春季节。由于“风痰互结”,+因此小儿咳嗽常迁延难愈。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多为“脾常不足,肺常虚",结合“风为百病之长”的病机特点,以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的脏腑功能特性,从而进一步进展而来。小儿咳嗽主要表现为:喉咙发痒总觉从后鼻部有液体流入咽喉;回吞或是咯吐黏痰;有频繁清嗓现象,咽中总感觉有异物。经过检查发现:咽部可见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改变或是咽后壁有黏液样物附着甚至见其滴流。胸部X 线摄片无异常,肺部听诊病理性体征不明显,血常规化验基本正常。经五官科检查诊断为各类型鼻窦炎、鼻炎、咽喉炎等。影响小儿咳嗽的因素众多,病位与五脏相关其中以肺为主,以下情况易造成小儿咳嗽迁延难愈:气虚卫外不固,旧邪未除又添新邪,外邪易犯,使病情缠绵;再则久咳必耗伤肺气,小儿肺常不足,肺气虚则祛邪无力,以致外邪久恋。治疗中使用抗生素很难避开,而小儿脾胃薄弱,也以辛凉苦寒之品居多在所服中药中,均可伤及脾胃致纳运失健因所用药物,同时酿生痰浊,正气难复,咳嗽不清而上贮于肺。若调护不当在疾病恢复过程中:以生冷瓜果补充营养,肥甘厚味,使痰浊内生,脾运失健;也有因小儿较易出汗,致疏松之腠理开放而再次受邪。小儿咳嗽的辩证要点发病时间问明新病、久病,以定外感、内伤。一般而论,病属新得,素无他疾,而来势急骤,或兼有表证的多是外感;假如病已历久,病势缓慢,或先患其他疾病,渐渐转为咳嗽,并伴有脏腑虚证的多是内伤。寒热查清寒热的轻重,以便进一步辨明外感的性质。通常说来,恶寒发热是外感咳嗽的必有症状.如恶寒重、发热轻的是外感风寒;发热重、恶寒轻,甚至不恶寒的是外感风热。痰了解有痰无痰,以便区分属燥属湿。如干咳少痰或者无痰多属燥热;若咳嗽痰多则是痰湿偏盛。对有痰者要进一步察看痰色以辨别属寒属热。如痰白质稀,一咳即出属于寒痰;痰黄质稠咳出甚难者属热痰。咳声注意咳嗽声音的高亢、低微,以辨病情的虚实。如声音高亢,是属积气壅盛,肺气上逆,病证属实;若声音低微,甚至气不接续,则是正气不足,肺脾气虚。 舌、苔舌、苔,一要注意舌的色泽,二是观察苔的颜色、厚薄、干腻.如苔薄白,舌质无明显变化属于风寒外感;苔薄黄,舌尖红则是外感风热;苔厚腻色白,舌质淡为脾虚痰盛;苔厚而黄,舌质红则是痰热;舌苔黄而燥的是肺热津伤;舌红少苔,或是光剥的即是阴虚。 脉象主要注意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