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进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现在的医院不仅致力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也越来越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意识到管理必须走科学化道路。因此,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要遵照国家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和完善成本管理水平。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完善医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要求 我国一直在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对新医院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医院绩效管理制度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对于医院成本管理有明确要求,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要提高医院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的管理水平,定期进行医院资产、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的测算,从而建立完善科学的医疗服务考评制度。国家的相关行政机构如卫生部和财务部也要求医院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医院成本管理,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水平。 2。完善医院内部运营机制的要求 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可以帮助医院决策者了解医院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并且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管理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来建立高效的激励制度,可以促进医院考核工作的顺利展开.现在社会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先进的医疗设备,而是高效的管理机制。因此,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以及风险控制,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有着关键性作用。降低成本,合理的配置资源,不仅提高医院的竞争水平,最终受益的还是人民.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1。规定使用范围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公立医院,比如:门诊、专科医院、中医院以及综合医院,但是不包括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为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的职能、资金、政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都是遵循《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所以,明确规定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使用范围,可以提高医院成本管理的水平和管理效率. 2。确定收支科目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更加完善、合理,不仅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的会计科目,开始走药品零差价道路;而且不再单独列出“药品支出”、“药品收入"科目,将“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这两个会计科目合并为一个科目,即“医疗收入” 将“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这两个会计科目合并为一个科目,即“医疗业务成本"。新会计制度与旧制度相比较,一方面,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