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C】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鼓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鼓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鼓励作用 【答案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导向、协调、鼓励、评价。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应当包括【C】。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一般教育、职业教育 【答案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部分。3.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原因是【A】。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 【答案解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它是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增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原因。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根据是【B】。A.课程B.课程原则C.课程计划D.课程目的教师资格证考试 【答案解析】:课程原则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内容目的、买施提议的教学指导性文献,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根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原则。5.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阐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C】的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知、情、意统一D.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答案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反应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统一的规律。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修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当把知识修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6.基础教育的关键内容是【C】。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答案解析】: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本的教学理论体系称之为中小学的“双基”教学理论。其关键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7.思想教育重要是对学生进行【C】。A.道德行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