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试验方案1.概述引江济汉工程进口段地处长江中下游汉江平原西北部平坦低洼平原区,为长江一级阶地,地面高程为 32~46m。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荆江大堤防洪闸及渠道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渗透破坏,基坑开挖前需实行井点降水施措施,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压井降水效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因此,减压井工程施工前,应进行降水试验,查明基坑开挖部位的地层特性、地下承压水压力及来水量,并根据试验成果确定减压井井口高程、深度、井距、数量等,为减压井施工提供可靠参数,保证减压井运行降水后,基坑施工在较干燥的环境下施工,避开造成基坑翻砂鼓水,边坡失稳等不良工程危害。2。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2。1 水文气象引江济汉工程所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079。7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285.8mm,多年平均气温 16。2℃.进水口河段洪水来自于长江上游,具有高水位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每年 7~10 月为主汛期,11 月~次年 4月为工程区内的枯水期.根据沙市站实测资料统计,自 1933 年设站以来,最高历史水位为 45。22m(冻结吴淞),最大历史流量为55200m3/s。2.2 工程地质条件引江济汉工程龙高Ⅰ线进口段地处长江中下游汉江平原西北部平坦低洼平原区,工程区自第四纪以来,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以垂直下降接受河湖相沉积为主.区内出露地层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具二元结构特征,第三系地层一般多深埋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之下.工程区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区内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钠型及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小于 1 克/升,属于低矿化淡水。 荆江大堤防洪闸地层结构主要有上部粘性土层、粉细砂、砂卵石层以及下伏下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壤土层地质为 120kPa,粉细砂层地质为 180kPa,砂卵石层地质为480kPa。因砂层中富含承压水,直接开挖会出现基坑涌水、涌砂及渗透变形等问题,开挖时应实行基坑降水措施.3.深井降水试验 深井降水试验选在开挖深度最大的闸室段进行,深井降水试验步骤:先对闸室地层进行地质复勘,根据地质复勘了解地质分层情况及稳定地下水位;布置试验井进行抽水试验(实验包括单井抽降水试验和群井抽降水试验),计算确定含水层渗透性;通过计算初步布设深井并打孔进行验证。3.1 地质复勘为进一步核实防洪闸基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