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技能鉴定题库—-— 1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焊工初、中、高级理论知识试卷(附答案)初 级 一名词解释 (A)1. [基础理论知识]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2。 [基础理论知识]焊缝:焊件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3. [基础理论知识]对接接头:两焊件端面相对平行的接头。4。 [基础理论知识]坡口: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的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5. [基础理论知识]余高:对接焊缝中,超出焊趾表面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高度。6. [基础理论知识]结晶:结晶指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7. [基础理论知识]可熔性: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由固体转变成液体状态,这种性质叫可熔性.8. [基础理论知识]钝化处理:为了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在其表面人施工场地形成一层氧化膜叫钝化处理。9。 [基础理论知识]扩散脱氧:当温度下降时,原溶解于熔池中的氧化铁不断向熔渣进行扩散,从而使焊缝中的含氧量下降,这种脱氧方式称为扩散脱氧。名词解释 (B)10. [基础理论知识]电弧焊: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熔焊方法。11。 [基础理论知识]直流正接:采纳直流电源时,焊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电源负极的接线法。12。 [基础理论知识]直流反接:采纳直流电源时,焊件接电源负极,电极(或焊条)接电源正极的接线法。13。 [工艺基本知识]焊接法律规范: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的总称。14. [基础理论知识]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变形为塑性变形。15. [基础理论知识]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变形为弹性变形。名词解释 (C)16。 [原辅材料基本知识]碱性焊条:药皮中含有多量碱性氧化物的焊条。17. [原辅材料基本知识]切割氧:切割氧指气割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氧射流,它使切割金属燃烧,排除熔渣形成切口。18. [工艺基本知识]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指残余在焊件内应力.19. [工艺基本知识]热影响区:热影响区指材料因受热的影响而产生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的区域。20. [原辅材料基本知识]合金: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其它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叫合金。21。 [工艺基本知识]可焊性:可焊性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焊工——技能鉴定题库--— 2 -——22。 [工艺基本知识]气孔:气孔指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