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自评量表 (SAS)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华裔教授 Zung 编制(1971)。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由于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所以近年来 SAS 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常用量表. 1、量表内容 SAS 也含有 20 个项目,希望引出的 20 条症状(括号中为症状名称部分)是: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痛苦)。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宁静坐着(静坐不能)。 (10)我觉得心跳很快(心悸).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昏)。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维)。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或消化不良).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我做恶梦(恶梦)。 2、评分方法 SAS 采纳 4 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 个条目中有 l5 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 l~4 顺序评分。其余 5 项(第 5,9,13,17,19)注*号者,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 4~1 顺序反向计分. 3、分析指标 SAS 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 20 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 1。25 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或者可以查表作相同的转换(粗分、标准分换算表 见 SDS 附录 ). Zung 根据美国受试者测评结果,规定 SAS 的标准分 50 分作为焦虑症状分界值。 全 国 协 作 组 吴 文 源 等 人 对 1158 例 正 常 人 ( 常 模 ) 测 评 结 果 分 析 , 正 评 题 15 项 平 均 值1。29±0.98;反向 5 项均分 2。08±1.71;20 项总分均值 29.78±0.46,可作为代表常模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