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节 煤田地质 一、煤是如何形成的?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海湾、浅海的地方,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积岩。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煤中有植物细胞组成的孢子花粉等,在煤层中还可以发现植物化石,所有这些都可以证明煤是由植物遗体堆积而成的。科学家们在地质考察讨论中发现,在地球上曾经有过气候潮湿,植物茂盛的时代。如按地质年代来说,晚古生代的石碳纪、二迭纪(距今约有 3 亿年)中生代的侏罗纪(距今约 1.3 亿—1。8 亿年)等,当时大量繁生的植物在封闭的湖泊、沼泽或海湾堆积下来,并迅速被泥沙覆盖,经过亿万年以后,植物变成了煤,泥沙变成了沙石.由于有节奏的地壳运动和反覆堆积,在同一地区往往有很多煤层,每个煤层都被岩石分开. 煤的形成: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二、煤的埋藏特征 1、煤的结构: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含夹石层) 2、煤层厚度:薄煤层<1.3m、中厚煤层 1。3—3.5m、厚煤层>3。5m(在生产工作中习惯上将厚度在 6m 以上的煤层称为特厚)3、煤层倾角:煤层倾角是指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根据煤层倾角大小将煤层分为以下四类 近水平煤层:<10 度、缓倾斜煤层:10—20 度、倾斜煤层:20—45 度、急倾斜煤层:>45 度三、煤层顶底板位于煤层上面的岩层称为顶板;位于煤层下面的岩层称为底板。煤层顶板根据其与煤层距离自近至远又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三种;煤层底板根据其与煤层距离自近至远又可分为直接底和基本底两种。 四、地质构造单斜构造 ,褶皱构造(背斜、向斜),断裂构造(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第二节 矿井开拓方式:立井、斜井、平硐、综合第三节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一、矿井通风系统《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纳机械通风.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套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十分钟内开动。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十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 40%。二、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人员;煤炭;设备;材料;矸石。三、矿井供电系统矿井供电系统必须有双回路电源。除一般供电系统外,矿井还必须对一些特别用电地点实行双回路供电或专线供电,如主要通风机、主要排水泵、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